四季健康话题

“首脚”保暖安度“三九”
日期:2011年01月14日  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北京市卫生局健康播报
附件内容:暂无
【字号:
    俗话说“腊七腊八,冻死寒鸦”,冬季最冷的时节已然到来了。在持续寒冷的天气中免疫功能下降,内分泌失调,血液循环发生改变,易染疾病,因此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,及早防范,才能平安健康地度过三九天。 
    寒冬,人们穿上了厚厚的服装,热量就主要从头、手等暴露部位散失。处于静止状态下不戴帽的人,从其头部散失的热量是很多的。在环境气温为15℃时,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的总散热量的30%,4℃时占60%,零下15℃时占75%由此可见,头部的保暖与人体的热平衡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。此外,冬季戴帽应特别注重帽子能护住耳朵,儿童更应注意随时戴帽子。 
    “寒从脚起”,脚离心脏最远,血液供应少且慢,再加上脚的表皮下脂肪层较薄,保温性较差,因此,脚的皮温最低,趾尖温度有时只有25℃。脚部受凉会使抗病能力下降,从而引致上呼吸道感染。因此寒冬时必须重视对脚的保健。 
    冬季鞋袜的尺寸要稍大些,脚与鞋之间应有空隙,就是利用空气的隔热作用,增强保暖性。鞋底要适当厚,因为鞋底厚则鞋的防寒性能好。在冰天雪地里工作的人,应穿带毛的高腰皮鞋或长筒皮靴。常生冻疮的人也应及早穿棉鞋;有脚汗的人宜选用透气性较好的棉鞋和棉线袜,当袜子和鞋垫汗湿后,要及时烤干,棉鞋内也应常烘晒。

 
网站导航     | 版权与免责声明     | 网站帮助     | 隐私安全
Copyright © 2009-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
技术支持:瀚铖盈佳(北京)科技发展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