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季健康话题

冬季养生与中风病人的调摄
日期:2010年11月03日  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北京朝阳医院中医科 主治医师 朱宏勋
附件内容:暂无
【字号:

    冬季养生之饮食调养
    增苦少咸。冬天肾的功能偏旺,如果再多吃一些咸味食品,肾气会更旺,从而极大地伤害心脏,使心脏力量减弱,影响人体健康。因此,在冬天里,要少食用咸味食品(五行归类表),以防肾水过旺;多吃些苦味食物,以补益心脏。冬季温度低,寒性收引,容易引起血管紧张,血压升高,少食用盐,能降低血压,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,多吃些苦味食物,能补益心脏,心主血脉,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。
    冬季养生之起居调摄
    冬季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病,主要是因为温度低,寒性收引,易引起血脉不通,所以冬季作息时间应“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,”,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。因为早睡可以保养人体阳气,保持温热的身体,而迟起可养人体阴气。待日出再起床,就能躲避严寒,求其温暖。
    冬季养生之环境调摄
    “去寒就温,无泄皮肤,使气亟夺。”
    冬天若室内温度过低,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病。若室温过高,会令人感到闷热或干热而头昏脑胀,萎靡不振。气随汗泄,“使气亟夺”。
    冬季养生之运动锻炼
    冬季从事体育锻炼对增进健康是颇有益处的。促进血脉运行,减少心脑血管病得发生,但是,如果不注意体育卫生,反会给人体带来损害。
    运动前不要忘记做准备活动。因为在寒冷条件下,人体的肌肉僵硬,关节的灵活性差,易发生肌肉拉伤或关节挫伤。
    运动强度要安排得当,特别是跑步的速度要由慢到快地逐渐增加,运动量的大小要因人而异,循序渐进,尤其是年老体弱多病者和少年儿童,运动强度一定不要过大。
    运动时最好不要用口呼吸,而用鼻子。因为经过鼻子过滤后的冷空气,既清洁、湿润,又不过冷,这样对呼吸系统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。
    冬季养生之药物养生
    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
    春夏之时,阳盛于外而虚于内;秋冬之时,阴盛于外而虚于内,冬季中风病人,火热证病人较夏季多,因为“冬三月,此谓闭藏”,冬季阳气内藏,而阴盛于外而虚于内,体    内存在阳盛阴虚的情况,故秋冬养阴,以使内在阴阳平衡。
    冬季养生之精神调养
    “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”严寒的冬季,朔风凛冽,草木凋零,阳气潜藏,阴气旺盛,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,所以,冬季精神调养也要着眼于“藏”,即要保持神志内藏,安静自若,好像有隐私而不外泄,得到心爱之物而欣喜自满。尽量避免紧张、易怒、抑郁等状态。
    中风病人的冬季养生调摄
    (一)中医对中风病的认识
    中医认为中风病是由于气血逆乱,产生风、火、痰、瘀,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。临床以突然昏仆,半身不遂,口舌歪斜,言语蹇涩或不语、偏身麻木为主症利不省人事,为主症。其临床表现与西医的脑血管病相似,包括西医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。
中风病中医辨证主要分为风、火、痰、瘀、气虚、阴虚阳亢六个证候要素,根据那个证候要素偏盛,可以相应予以一些中药,或食物进行调理。
     1、风偏盛
    药物可用天麻(味甘平,能息风通络)、川芎(活血行气,祛风止痛)等
    天麻川芎炖鸭  鸭(味甘咸、性凉,能滋阴养血)二者相配合,能养血息风。若脾胃偏寒的患者,可以用鸽子(偏温)乌鸡(性平),不宜用鸡炖,易动风助火。
    2、火偏盛
    宜食萝卜、藕、白菜、苹果等。
    药物可用菊花、莲子心泡茶。
    3、痰偏盛
    宜少食猪肉,肉生痰。宜食萝卜
    药物可用陈皮(理气健脾化痰)、竹茹(清热化痰)等
    陈皮竹茹粥
    4、瘀血偏盛
    药物可用川芎(活血行气,祛风止痛)、三七(化瘀止血、活血止痛)等
    川芎三七鱼头煲
    5、气虚偏盛
    药物可用黄芪(补气升阳、益气固表)、人参(大补元气)等
    黄芪粥、人参炖鸡
    6、阴虚阳亢
    药物可用百合(养阴润肺、清心安神)、麦冬(养阴润肺、清心除烦)、枸杞(补肝肾、明目)、黑芝麻(补肝肾、益精血、润肠燥)等
    银耳百合粥、枸杞炖鸡

 


 

 
网站导航     | 版权与免责声明     | 网站帮助     | 隐私安全
Copyright © 2009-2025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
技术支持:瀚铖盈佳(北京)科技发展有限公司